日语专业:
一、专业简介
日语专业2005年设立,次年开始招生,2010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省级特色专业,2014年获批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5年获批陕西省优质教学团队,2021年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本专业先后为社会培养近3000名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较强语言应用能力、创新创业技能,毕业后能在翻译、商务、旅游、教育等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三、主要课程
基础日语、日语写作、听力、翻译、日本概况、日语语言学、跨文化交际、旅游日语、国际贸易。
四、教学团队
日语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2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100%。教学团队科研教改成绩突出,承担省市级科研及教研项目13项、校级教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6篇为核心期刊),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
五、专业特色
日语专业着力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打造体验式教学环境,落实“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先后与10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学生实训渠道,把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赛教结合、以赛促教”,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语言会议服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的意识和水平。学生在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中17次获三等奖以上奖项。对接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通过赴日留学、带薪实习等形式,积极推进与国内外高校深度合作,提高日语语言应用能力。有37名学生考入日本知名院校攻读硕士学位或被日本单位录用。
六、国际交流
目前与日本城西国际大学、日本文化语学院等院校开展“3+1”、“2+2”合作教育项目,已输送学生40余名,其中多名同学考取日本名牌大学研究生或在日本就业。
七、就业方向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能够在计算机相关行业、国际商贸业、旅游服务业、翻译及日语教育等行业就业。
应用日语专业
一、专业简介
应用日语专业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目标总体要求,本着校内资源共享,加强“个性化”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原则,开设有商务日语和旅游日语两个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及专业方向知识技能,并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
商务日语方向:
培养掌握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及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技能,在各大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相关岗位从事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三年系统的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基本达到以下要求。
旅游日语方向
掌握旅游日语的基本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具备旅游日语服务与管理能力,在国际国内旅行社、旅游景点、旅游公司等相关部门主要从事中日文双语导游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专业特色
v 日语是与汉语最相近的一门外语,易学易掌握。
v 具有明显的职业性,重视岗位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加重视在选择职业时不受本人所学语言的限制,更大空间的发挥专业特长及个人技能。
v 国内日语人才市场需求逐渐由“量”向“质”的方向转变,供不应求的现象日趋明显。
v 电商企业、日资企业、旅游公司、培训机构等急需既懂日语又懂软件技术、企业管理等专业的技能型日语人才。国内企业也在不断开发日本市场同样需要大量既懂技术又懂日语的技能型人才。
v 始终贯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多种方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日语人才。
朝鲜语专业
1. 专业介绍
本专业立足陕西,面向西部,服务基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的朝鲜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具有高尚的职业精神、服务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毕业后能够适应教育培训、外事、文化产业、翻译、涉外商务、涉外旅游等领域相关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朝鲜语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高级朝鲜语、朝鲜语写作、笔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理论与实践、韩国文学史、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
2. 师资队伍
朝鲜语专业共有教师 6人,是一支信念坚定、专业功底扎实的“双师型”教科团队。本专业教学团队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学历层次较高,博士学历占67%。其中专职教师4人(博士学历2人,硕士学历2人)、兼职教师1人(博士学历),外籍教师1人(博士学历),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后备力量强,师资队伍发展态势良好。
本教学团队的6名教师获得了朝鲜语语言文学相关专业的博士或硕士学位,知识结构涉及朝鲜语专业的各个领域:旅游、商贸、韩国历史、朝鲜语语言与文化、韩国文学、语言学,传媒等,涵盖了朝鲜语专业课程的各主要领域。
专业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整体团队科研、教研、教学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的发展,承担了部分社会咨询、培训服务工作,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主编或参编著作3部,主持或参加多项省级以及校级课题,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3. 国际交流合作
我校积极与韩国多所大学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已与釜山外国语大学、首尔科技大学、汉阳大学、明知大学、又石大学等12所韩国高校建立了互换留学生等多项文化交流、学习的友好交流关系,洽谈了免费交换生互派、本升硕专升本、3+1+2本硕连读、中韩国际班等多个合作项目。每年免费派遣学生到韩国的友好学校进行互换学习。同时也有韩国留学生来我校学习,与本专业学生组成“一帮一”学习小组。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文化、经济、学习交流活动与比赛。为学生提供大量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的实践机会。2019年组织43名朝鲜语专业在校生,赴韩国成均馆大学进行为期15天的冬令营研修活动。
4. 实践教学
按照实践教学计划,朝鲜语专业设置了校内实践课程,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口语角、口尖队等活动。定期开展日韩文化节、韩语听写大会、韩语演讲比赛等。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程教学活动和各项实习实训项目,延伸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同时,进行“双综合”的社会实践,将单一的实践结合大学朝鲜语课程。如:引导文学院的学生了解韩国的“孔子学院”,掌握如何对韩国人教授汉语。对艺术学院的学生,介绍韩国的文化,艺术等,将两者有机结合做为社会实践的题材,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邀请西安外国语大学吴海利副教授、韩亚航空西安办事处负责人刘宝辉、三星电子工会主席雷超等多人来朝鲜语专业进行讲座及指导学生学习就业。
朝鲜语专业每年定期,组织学生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清池、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曲江池等地展开旅游实习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韩国总领事馆、韩国企业及陕西省政府部门、相关专业院校主办的多项语言文化比赛,如:韩国文化体验活动,K-POP等。
5. 专业质量及就业前景
朝鲜语专业学生参加各种专业资格证考试,其中韩国教育部举办的韩国语能力考试中高级过级率达85%以上,教育部承办的朝鲜语专业四级考试过级率达90%以上。另外,朝鲜语专业学生在校外举办的韩国语演讲比赛中屡屡斩获优异成绩。2018级王佳音在第二届“总领事杯”西北三省韩国语演讲大赛中获得银奖,18级段曌获得铜奖, 2017级郝丹在第一届“总领事杯”西北三省韩国语演讲大赛中获得银奖,2016级李欣在陕西省中国大学生韩国语演讲比赛中获得铜奖,2015级王品懿、2014级梁顺姬在“锦湖韩亚杯中国大学生韩国语演讲大赛”中获三等奖,2013级李思睿在韩国驻西安总领事馆主办的韩国语演讲比赛中获得铜奖。
近年来,三星半导体、三星物产、三星动力电池等60多家韩国企业入驻陕西,韩语人才供不应求,给朝鲜语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朝鲜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其中,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三年就业率高达100%。绝大部分毕业生均在中韩资企业从事与韩语专业相关的工作。同时,还有部分学生在教育机构做韩语教师。据用人单位反映,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良好。
此外,朝鲜语专业学生本科毕业后可以申请去韩国大学攻读研究生及博士学位。截至目前,已有20名毕业生赴韩国攻读硕士学位,其中18级毕业生马梓妤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本专业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的韩国大学有:高丽大学、庆熙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釜山大学、岭南大学、首尔市立大学、中央大学、建国大学、世宗大学、东亚大学等。